为深入贯彻落实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让全体党员以红色革命传统教育为契机,加强党性修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5月28日,郴州市远恒佳高级中学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赴郴州市汝城县沙洲村开展主题活动,重温长征路上“半条被子”的故事,感受红军与老百姓们的军民鱼水情,重走革命路,永葆先进性。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在沙洲村红色广场,党员们在邓盛书记的带领下,面向党旗,重温入党誓词。
随后党总支部书记邓盛讲授微党课,党课落实了第一议题要求,认真学习了2020年9月习近平在湖南考察时的讲话,习近平指出,“半条被子”的故事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情怀和为民本质。今天,我们更要坚定道路自信,兑现党的誓言和诺言,同人民群众风雨同舟、血肉相连、命运与共,继续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作为教育工作者,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宗旨贯彻日常工作中去,为党的教育事业积极做贡献。
在“半条被子,温暖中国”专题陈列馆内,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追寻先辈足迹,在一张张陈旧泛黄的历史照片中,一件件饱经沧桑的实物中,切身体会了共产党人始终依靠人民、始终为了人民的不变初心。
徐解秀老人故居,是“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参观的党员同志深入了解了三位女红军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留给村民徐解秀的感人故事,内心温暖而有力量。历史如镜,映照初心。一条棉被,剪成两半,中国共产党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的革命情谊,“半条被子,温暖中国”的崇高举动,深深地感染着众多参观学习者。
大家纷纷表示,这次活动不仅是思想上的洗礼,更是心灵上的净化,更是增强了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的难得机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半条被子”精神,脚踏实地工作,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业发展中去,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积极进取、奋发有为,推动郴州市远恒佳学校的高质量发展。在归程中,党员同志们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纷纷发表活动感想和心得体会。
学习感悟郭兰平——通过学习、思考和感悟,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自身应承担的角色和责任。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要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提升自我的素质和水平,以更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为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乔文学——大半个世纪过去了,半条被子的温暖已经深深埋在村民的心里,走进沙洲村红色文化陈列室,徐解秀老人的孙子含着泪花热情洋溢地向我们讲述那一段温情的故事时,我真切地感受到她发自肺腑的自豪。当地依托红色文化,打造了具有当地特色的产业生态园区,我们一行路过村庄,漫山遍野的果树,似乎都在讲述着穿越历史长河的温暖,随行的同志不禁感慨,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应该有多么幸福啊,开玩笑地说将来一定要嫁到这里。一天的旅程,聆听了感人的故事,品尝了香甜的水果,也记住了这一段温暖的历史,远方的路通向更远的远方,我们会带着这份温暖继续前行。
李颖——在参观陈列室和半条被子故事发生的旧址时,我深刻体会到“半条被子”蕴含着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的鱼水深情和始终依靠人民、始终为了人民的不变初心,体会到了烈士先辈们的艰苦与朴实,博爱与奉献,体会到了当今幸福生活的不易。在当今和平年代,我们更要努力在自己的岗位做好先锋模范,勇于担当。感叹沙洲村的发展的同时也让我更加能体会到习主席说的“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李潇涢——百姓需要被子,共产党员即使只有一条,也剪下半条;百姓需要致富,共产党员竭心尽力,也帮助其脱贫。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所想,到群众最有需要的地方去,这就是共产党员的本色。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先辈共产党员们不断教育激励着我用心用情做好立德树人工作,乐于奉献,助力同学们梦想腾飞,为社会做出贡献。
陈秋菊——此次来到中国沙洲,最让我感触的是“半条被子”的故事,“半条被子”暖了人心,照亮了百姓幸福路。而百姓开启美好生活正是读懂了“半条被子”背后的深意,百姓将红色基因代代传承,植入心间。红色教育、红色基因,积蓄了百姓奋进的力量。而我们共产党员能做的就是:多读红色故事,熏陶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延续红色使命。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温故知新,鉴往知来,牢记共产党的努力付出、为民服务。更好地珍惜美好生活,创造美好生活,那中华民族必将在前进的道路上意气风发,越走越自信。
张孝——1934年的11月,在湖南汝城县沙州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这个感人肺腑的故事,让我们学习和感受到了什么是共产党和共产党人的初心。一条被子在现在来说算不了什么,可是在历史背景那么艰苦的条件下,这条被子是与自己的生命和生存相联系的,尽管如此,3名女红军还是剪下来半条留给了同样需要的老百姓,这体现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